您当前位置: 首页 >创业资讯 > “创业点子我都想好了,离创业成功不远了吧?”
来源: 互联网
2020/5/31 10:01:42 分类:创业资讯

“创业点子我都想好了,离创业成功不远了吧?”

创业的第一步是,先完善好自己的点子。

1.“点子”到底是什么概念?

1.1 点子到真正投入市场运作的项目,还有一万步要走

我自己出的一本产品经理方法论的书,名字就叫“从点子到产品”。我是期望形成这样的印象:点子和产品本身,中间有很远的路要走。不仅要有大量的方案设计、功能探讨、研发测试,还要有产品模型、商业模式、目标用户的设定等等。

但到产品出来,也仍然不是结束,有的团队真的比较天真,卯着劲儿三个月把产品做完了,扔到应用市场上,或者发几条朋友圈微博,然后天天在办公室里抽烟焦虑。“这么好的产品怎么没人用呢?”这是压根都不理解产品运营、市场推广的情景。

因此创业的第一步,不光是要想出一句话的点子来,还要把要做的一百件事情都想明白。这样点子才真的有可行性。

1.2 点子不能申请专利

为什么一个点子并不能申请专利?因为如果国家保护这种创造性的想法的话,全国目前最富有的人不是企业家,而是科幻小说家。

实际接触过专利的同学都知道,技术实现方案才能申请专利。还有的同学藏着掖着不愿意跟投资人讲,说要对点子进行保密,我觉得还是省省吧。现在百度、阿里、腾讯的产品和他们的运作方式,像产品功能、用户体验、规章制度、协作流程、运营方法等等,都是公开的,你就能照着做出一个来吗?如何经营公司、把握用户、让机器运转起来,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。

Fenng 曾经简单粗暴地讽刺过只有点子的人:

薯条卖得好,就是麦当劳。天下点子有难易乎?

1.3 很多人的点子只是粗浅的模仿

以下的这些案例真的不是夸张,是我自己或朋友亲身经历到的:

  • 朋友 A 说,音乐培训行业 + 社交,肯定能火。让所有音乐老师、乐器卖家、音乐爱好者和学音乐的学生,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圈。

  • 朋友 B 说,图书行业 + 社交,肯定能火。让所有出版社、书店、文艺青年,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圈。

  • 朋友 C 说,校园快递/外卖 + 社交,肯定能火。让所有校园兼职送快递/外卖的学生和收快递/外卖的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圈。

  • 朋友 D 说,便利店 + 社交......

  • 朋友 E 说,医疗 + 社交......

    看似很新潮的方向,究其根本,无非都是塞进去私信、评论、IM,做点社区、问答、直播。从真正意义上的点子看,都是粗浅的模仿而已。

    这样的例子在“共享经济”这个什么都能装的筐里,最是明显。朱啸虎曾经说过,甚至有创业者堵他的办公室门口想劝他投共享雨伞。

    敢把图书馆硬说成全球首家共享书店的,也真是脑洞大开了。

    2. 什么才是完整的点子?

    2.1 创业项目模型

    接下来就是我这个回答想说的重点了:点子也有不同的层次、点子也分完整不完整。

    我是在“在行”上见过了许多创业者,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。许多朋友?缘阕拥娜现冉霞虻ィ币舶汛τ诓煌忝娴牡阕樱背墒呛诵牡幕 ?/p>

   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创业层次模型。要想创业,这些层面的方案,自下而上要做考量。

    这里说得比较抽象,那换种更容易理解的说法,这个模型每个层次的目的是这样的:

    这个层次未必是完美对应所有互联网公司的,层次关系也未必是完全自下而上的(比如有时业务导向的产品,产品功能是为运营服务的),不过已经能够描述大多情况下公司从点子到最终结果,要经历的路径了。

    一般作为“点子”来说,底下三层才是创业时最先要捋清楚的。而大部分的点子,确实也是在这几个层面。我们在前期“闷头想”的途中,这三层是务必要先搞明白的。

    也正是因为如此,BP 里也都是对这三层重点着墨的。

    下面举几个例子,也都是我亲身接触到的。

    2.2 陪游的项目

    我之前设想过这样的一个旅游项目,当然现在也已经有几家在做类似的事情了。

    战略层:

    这个项目的场景是,有些相对有个性需求的用户,比如年轻人,在去陌生的地方旅行时,希望有些不太一样的体验。众所周知现在国内旅游景点相当雷同,都是充斥着义乌小商品和铁板鱿鱼,公园看起来也差别不大。怎么去体验到当地人最有特色的生活环节,这是一个主要的需求,也是要解决的问题。

    产品模型层:

    供给方面:在当地招募一批有想法也爱玩的年轻人,让他们整合出一些碎片化的旅游体验(而不是像旅行团那样几天几夜都完全安排),小到半小时,大到半天,可以去一些特定的场馆、餐厅,参与一些特殊的文化体验、体育活动。分为陪游和无陪游两种。陪游的比如,在巴黎街头摄影留念;无陪游的比如,日本深夜食堂初体验。

    需求方面:针对年轻的游客,比较爱自由的、从来不跟团的,在生活品质上有一定要求的,在消费上也不会太拮据吝啬的。

    供给需求的平衡:游客为个性化的这些碎片体验服务支付费用,免费场所的体验服务支付给陪游费用,收费的体验服务支付给商家。

    商业模式层:

    平台赚取信息撮合、体验包装的差价,也就是抽成。

    现在看来,有些?敕ㄏ喽员冉喜怀墒臁5词共皇且徽茁砩峡梢灾葱械姆桨福辽偎愕蒙鲜且桓?ldquo;相对完整的点子”了。

    2.3 共享游戏的点子

    有个朋友跟我描述过这样一个点子:

    现在每个主机游戏的玩家,游戏盘、游戏碟、游戏卡大都是会流动性的,因为游戏玩过了很多就再出售给别人,这样不会浪费。

    因此,可以做一个共享游戏的平台,给这些玩家用。大家来这上面卖自己的游戏,以及买别人的二手游戏。

    这是他的核心想法。基于这个,他跟我又描述了一个想法:

    我觉得可以用积分的形式,来约束大家。我卖的游戏直接赚取积分,积分多了就可以买别人的游戏。就跟其他产品的积分商城一样。

    接着,他又做了补充:

    朋友圈是个好地方。我想做一些好的朋友圈分享功能,来激发大家的熟人关系里的类似需求。

    他甚至还画了一个相对很完整的产品功能的逻辑导图,密密麻麻的。

    在他看起来,或者在很多人眼里,这已经是个完整的点子了吧?虽然称不上是可操作的方案,但作为点子它没什么问题吧?

    问题还是很多的。

    我们总结上面的几项中心思想:

    • 是针对主机游戏的玩家;

    • 大家在平台上买卖二手游戏;

    • 积分的形式作为交易货币;

    • 朋友圈作为主要传播渠道。

      看起来也没啥,我们放到模型里去。

      战略层是有描述了,但是:

      • 从产品模型上来说,这个平台的价值在哪里?只是做信息撮合吗?跟闲鱼的区别?跟 58 同城的区别?跟淘宝的区别?用户能够用大平台解决问题,为什么要用你的平台?

      • 商业模式上,怎么赚钱?

      • 朋友圈传播只是渠道而已,不构成产品的核心价值。谁还不能朋友圈传播呢?

      • 积分这种功能价值何在?用户为什么不卖成钱,退而求其次想要换成积分?用户为什么要减少自己的收益?

        这还只是在最基本的产品点子上来说,如果再往如何获取流量、如何用户运营看,更是有无穷的难点和没想清楚的地方。

        2.4 可回收垃圾的点子

        还有个朋友,她对点子的描述是:

        现在塑料瓶、玻璃瓶、各种饮料包装、快递包装等等,这些可回收的垃圾,非常不环保,也很浪费。我想在人群集中的地方,设立一些回收站点,可以支付一定的费用给用户,以及给他们环保上的一些激励。这件事做成,还是很有商业价值的,也很有社会意义。

        她的补充是:

        比较集中的地方,我们最开始关注的还是校园。一方面校园的人群非常密集,另一方面学生的环保意识可能比较强。

        还有一个补充,几乎跟刚才说的朋友如出一辙:

        我们可以先不给用户钱,给他一定的积分。到时候用积分去换取各种商品。这些商品我们可以跟商家谈。

        她的中心思想是:

        • 可回收的垃圾既有商业价值,又有社会意义;

        • 校园是个靠谱的场景;

        • 积分是吸引用户的手段。

          同样的,放到模型里去看:

          这个看起来是更加一塌糊涂,没想清楚的例子:

          • 目标用户到底是为了赚钱,还是为了环保?这两类用户的需求完全不一样。即便是有人同时有两种需求,在这两个需求上他们的问题也完全不同。

          • 产品模型上,从供需匹配的角度看,用户为了收集和投递这些可回收的东西,要花费的时间精力,是否能跟最终的收益成正比?这点非常存疑,大学生出去发传单的收益可能都多出几倍。

          • 商业模式里,单价如此之低(几分钱到几毛钱),即使量非常大,能产生的商业价值有多少?

          • 跟共享游戏同样的道理,作为积分,它的意义在哪里?

          • 校园只是设想了一个场景,也代表不了什么。

            当然,这些是作为商业项目来看的,公益项目就完全另说了。

            2.5 确保点子的完整性

            举了这几个例子,可能就更清晰了。完整的点子意味着产品模型和商业模式已经心里有数,而在动工之前,上几层的大概方案也都应该有板有眼了。

            很多人说“我有了个点子了,我该怎么弄呢?” 实际上有的还只是最底层的模糊看法。甚至有很多人的点子还是在市场层面、运营层面的一些小想法(比如积分),把这些理解成点子,那就无怪乎后来做的产品奇奇怪怪、没有重心、也没有用户。

            这就好像产品经理都很熟悉的用户体验的五层模型,如果底层的逻辑没考虑清楚,只关注上层的光鲜亮丽,那就是空中楼阁了。除了跟朋友炫耀,并没有卵用。

            要始终记得,我们创业项目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,是为用户解决问题的。解决的根本问题、如何解决问题,也就是产品模型;怎么让盈亏平衡,而不是变成纯粹的烧钱做公益,这是商业模式。这些做得足够好,项目才有可能推动下去。否则,再怎么推都没有用。

            对于这个事情的验证,大家完全可以随便找一个成熟互联网公司的高阶产品经理或者运营,让他们把自己产品在这个模型里的内容填写一下。每个人都肯定能填得非常清楚。

            而你找那些创业大街、创业咖啡厅、创业车库、创业培训班里的项目,让他们的创始人填一填这个模型,我估计保守估计也有一多半根本写不出来。他们能写的还是零散的点,以及那种有琳琅满目功能的产品脑图和未来愿景。

            3. 怎么完善自己的点子?

            这里就把我在自己书里写的内容展开,简要说一下怎么完善点子。

            3.1 先想清楚用户是谁

            用户是谁非常重要。很多人想点子只是觉得,“我的产品设想的体验,比原来的好”然后就推理出来“用户没道理不用啊”。

            说实话,只是做出“产品优化”离真正能把所有用户都吸引过来,差别还远着呢。

            举个简单的例子,你是一个搜索引擎技术的奇才,你自己开发了一个搜索产品,准确率比百度都高,我们说个夸张的,准确率高出整整 20%!那么是不是你的产品上线,第二天百度用户就全部转移,百度当场倒闭,大家叫好?

            显然不是啊。用户要转移,是有巨大的成本的,尤其是对于巨头平台所拥有的那些用户,百度提供的不仅仅是“搜索准确率”这么一个保障,还有大量的其它功能在。除非你在各方面做得都比百度好,那这样的成本不亚于重新做一个百度规模的公司。

            因此要判断清楚用户是意义重大的。关键点在于:

友情链接